新聞資訊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
Question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鎏金工藝,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金屬工藝裝飾技法。將金溶于水銀之中,形成金泥(即金汞劑)涂于銅或銀器表面加溫,使水銀蒸發,金就附著于器表,稱之“鎏金”。漢代時稱“金涂”或“黃涂”,唐代稱鍍金,近代稱“火鍍金”。這種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,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。關于金汞劑的記載,最初見于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《周易參同契》。而關于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于梁代,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?!侗静菥V目》引梁 ...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656
失蠟法,又稱熔模鑄造法,這一制作工藝在我國有悠久歷史。其做法是:先用蠟制成佛像模型,內外用泥填充固定,使之成為整體的鑄型。再加熱將蠟融化,讓蠟模全部流失,形成空腔鑄模,封上出蠟口,澆入金屬溶液,冷卻后,打掉填充的泥,就能得到與蠟膜相同的成型鑄件。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940
五方佛-生漆脫胎貼金佛像貼金工藝在我國流傳已久,貼金的專用材料包括金、銀、銅、鋁箔。傳統貼金裝飾技法,先將成色很高的黃金,錘成極薄的金箔片,金箔片具有很強附著性,對一些光滑的材料有著很好的互吸性,用竹鉗子夾起金箔,貼在有黏性的底子上,一般貼于織物、皮革、紙張、各種器物以擴建筑物表面作裝飾用。佛像貼金是貼金工藝較為古老的工藝運用,它利用真金箔的裝飾優點,既能保護佛像胎底,又助金箔的代表的富貴以及人們 ...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583
圓雕又稱立體雕,是可以多用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。圓雕手法、形式多樣,造像生動、逼真,因此對石材的選擇也十分嚴格。圓雕的第一步是“打坯”,“打坯”按嚴格選擇出來的石料長寬、厚薄進行打坯。在一些大型的圓雕佛作品中,會先在泥土上“打坯”,然后再根據“泥稿”正式“打坯”,之后再雕刻。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604
收藏佛像,首先需要具備鑒賞能力,這也是收藏佛像的基礎,鑒賞佛像包括熟悉佛像的名稱、來歷的形像特征以及變化,熟悉不同地區、不同時代佛像的風格和工藝特點。要具備的常識,包括各個時代不同佛造像的特征、佛造像的形式、佛造像的規格、佛造像的神格和造型規律、佛像的姿態、佛像的衣飾、佛像的手印、佛手持的法器、佛造像的臺座和背光、佛造像的工藝以及漢傳佛像、藏傳佛像的特征。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495
收藏佛像需要注意的問題,首先是要辨別真偽。目前古玩市場上和一些拍賣活動中,佛像的贗品已不在少數。掌握和了解中國古代宗教雕塑藝術的鑒賞知識,確實是一件很難的工作,尤其是對于初入此門的人來說,不過在鑒別佛像時,可以注意一下以下幾點。色澤是否自然陳舊佛像多為長期受人供奉,無論金銅佛像、木雕像還是瓷像,其顏色肯定會影響,就算是鎏金銅佛像,外表亮麗,但整體的顏色仍較為暗淡,新的鎏金銅佛像雖經過作舊處理,但顏 ...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530
唐卡多是繪制在布面或紙上,也有的運用刺繡、織錦、緙絲和貼花等多種技法制作而成。繪畫唐卡,對布面處理、繪制的技法,與布壁畫相似;緙絲唐卡,是指在織布時運用通經斷緯技術織出圖案;堆繡唐卡是根據構圖將綢緞裁剪,然后再墊上棉花或羊毛,繡在布幔上。此外還有將珍珠、金線或其他金屬制品綴在畫面上制成的唐卡。唐卡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裝裱,即在畫心四周鑲縫錦緞,上下裝天地桿,以便于張掛。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629
由于永宣佛像是皇室御造的宮廷造像,主要來源于西藏,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標準,造型優美,比例舒適,但與西藏本土造相相比,永宣佛像又具有內地佛像的特點,體現出皇室雍容華貴的氣派。永宣佛像與西藏本土造像的不同,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首先,面相。不論佛或菩薩,面相都豐滿端正,臉型呈方圓,五官位置勻稱,眼神呈略微俯視狀,表情柔和。永樂佛像與宣和佛像相比,永樂的佛像似乎更秀美,表情更含蓄,此特征在各種度母像上體現 ...
發布時間:2019-09-02點擊量: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