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
Question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西方雕塑人們在談到藝術史。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繪畫。在人類藝術史上,那個民族,雕塑的創造要早于繪畫。原始雕塑生命的直接表現,是人來對生命的關注和探求。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滿租繁衍生息、延續生命的需求而創造的,體現了原始人對生命的崇拜、渴望,希翼和困惑。在手法上,和后來的西方雕塑沒有直接的聯系、但精神上是相通的。從原始時代起,每個時代、每個民族的雕塑就始終把人的形象作為藝術的表現中心。古希臘、古羅馬藝術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5點擊量:625
第十三位圓通:心聞—耳識圓通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為中國四大菩薩之一。他的行愿最大:一者禮敬諸佛、二者稱贊如來、三者廣修供養、四者懺悔業障、五者隨喜功德、六者請轉法輪、七者請佛住世、八者常隨佛學、九者恒順眾生、十者普皆回向,這十種叫普賢行的“十大愿王”。 據《楞嚴經》卷五稱,普賢曾對佛陀說,十方如來教人弟子中有菩薩根者修“普賢生”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5點擊量:788
釋迦牟尼佛滅佛的內因早期,太武帝敬重佛教和僧尼,但是他沒有閱覽佛經,不知其中勸人行善,忍受現實痛苦,把幸福寄托于來世所起的麻痹人民反抗意識的作用。他銳志于武功,以平定禍亂為先。得到寇謙之后,喜歡他清靜無為、成仙的學說。崔浩博學多才,是著名的謀士,他信道貶佛,太武帝也很信服。滅佛的導火索這時的僧人,大多不守清規戒律,胡作非為,甚至私藏武器,與官匪勾結。太平真君六年(445),蓋吳造反,太武帝親自統領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4點擊量:617
南北朝是中國佛教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時期。在南朝的宋、齊、梁、陳時期,由于南、北對立,統治集團彼此爭權奪利,戰爭連綿不斷,政權更替頻繁,賦稅、徭役、兵役一朝比一朝沉重??嚯y深重的勞動人民,為了生存,他們有的投靠豪門地主,有的投靠佛寺,以求庇護。統治者們既需要佛教來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識,自己也需要佛教思想來醫治心靈上的創傷,他們還希望借助佛教的幫助,在今生和來世繼續富貴,永享安定快樂的生活。于是,佛教便在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4點擊量:693
道教媽祖神像道教在北方的道書理論在北方,道書宣稱:三元(謂日、月、星)九府(即九天,謂天有九重,每里天為一府,各有天神),一百二十官,一切諸神,都歸道教統攝;只要人們能除去邪惡,洗雪心神,積行樹功,累德行善,加強修煉,就能白日升天,長生于世。但是人和神仙均有“劫數”,入道者,可以消災免劫。因此,深得北魏諸帝的信奉。在他們的彯響下,好奇者也多信奉。于是,道教在北方得到了廣泛的傳播。天興中(398~4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4點擊量:618
中國古代民間對一些著名醫學家均尊為藥王。古代各地大多建有藥王廟,并與每年陰歷4月28日舉行藥王會等紀念活動。在我國民間信仰中,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。因各地民俗的不同,故信奉的藥王還不止一個,其中著名的有扁鵲、孫思邈、王叔和、神農等。常見的藥王為生活于公元六到七世紀的名醫孫思邈的神格化。孫思邈是唐朝京兆華原(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)孫家塬人,據說他在長達101歲的一生當中,一直致力于向民眾普及醫學知識,著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2點擊量:609
道教神像南朝道教的發展在南朝,道教在勢力和影響上,都遠遠不如佛教。東晉未年孫恩、盧循起義的失敗,給迅速發展的道教以沉重的打擊。但是,隨著宋明帝時金陵道士陸修靜對道教經書的整理和充實,提倡修道要齋戒,要緘口慎過,以及陶弘景對道教提出改革,主張儒道佛三教融合、法無偏執以后,道教在南方又重新走上了發展的道路。宋文帝、明帝既崇佛教,也信道教,都很尊重陸修靜,多次下詔問道。當時在建康北郊建有崇虛館,是道教的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2點擊量:1377
梁武帝竭力推崇佛教,麻痹人民反抗意識文殊菩薩梁武帝也是靠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的,他對佛教的主要經典都有很深的硏究,深知佛教制造輿論,提倡忍受現實的苦難,麻痹人們反抗意志的作用以幫助他進行統治的價值。因此,他竭力推崇佛教,并且成了一名狂熱的佛教徒。即位不久,他就親自三次組織圍剿范縝的《神滅論》,并且著書立說,大肆宣揚佛教思想;同時令周圍的大臣習讀和研究佛經,并寫文章進行宣傳。為了表示他對佛教的崇敬, ...
發布時間:2019-12-10點擊量:6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