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文化
Product display
佛像銅雕廠工程案例
Cases
佛像銅雕廠定做價格答疑
Question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慈善,是一個古老的概念?!侗笔贰ご薰鈧鳌罚骸肮鈱捄痛壬?,不忤于物,進退沉浮,自得而已?!倍诖酥?,《韓非子·內儲》:“王曰,慈惠,行善也?!奔匆源葠蹆灮輥碜錾剖?。直接釋義大約是“以慈行善”。既然是“以慈行善”,其重點則在于對“慈”的理解?!按取?,《說文》只注二字:“愛也?!薄蹲髠鳌罚骸靶然莺汀?,做疏注的人發揮道:“慈者愛,出于心,恩被于物也?!边@就把中國古代對慈及愛的理解講得比較清楚了: 慈,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7點擊量:527
穢土與凈土假定一個模型:1、世界上,有善人和惡人。2、善人和善人打交道,彼此都能得到好處。3、善人和惡人打交道,善人吃虧,惡人占便宜。4、惡人和惡人打交道,都不吃虧,都不占便宜。5、長久下去,不占優勢的人會被淘汰。那么,這個世界,會朝什么方向變化呢?考察兩種極端情況:一種是,每個善人,周圍都被惡人包圍,都只能和惡人打交道。這樣,善人就會吃虧,惡人就會占便宜。長久下去,善人就會滅絕。世界上只留下惡人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7點擊量:692
“永宣佛像”指在明代永樂和宣德年間形成風格式樣,并欽定的官式造像,是明清二代最高的金銅造像水平的代表。永宣佛像,不論佛、菩薩,面相都豐滿端莊,臉形呈方圓,五官位置勻稱,眼略微俯視,表情柔和,整體造型優美,金色充足,胎體厚重。佛像衣紋是漢地常用的寫實手法,質感較強,它為明代藏傳金銅佛造像中特征最為突出的一種。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風格,與明統治者的政策有關系。明代開國之初,就十分注意同邊疆的少數民族協調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7點擊量:681
三國兩晉十六國時期的金銅佛造像有何特點? 東漢時期,佛教造像在傳入我國,金銅佛像隨著佛教的興盛而出現?!度龂尽酚涊d有“笮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”,這是我國首次關于金銅佛像的記載。 1956年,在武昌市蓮溪寺一座磚墓中發現了一件鎏銅帶飾上的浮雕佛像,佛像有肉髻和頭光,立在蓮花座上。根據同時出土的其他文物,確認這件浮雕像是三國 時期的作品。 兩晉時期,佛教藝術開始廣泛流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6點擊量:645
如何看待漢傳金銅佛像的收藏 我國自兩漢以來,各個時代都創造了不少工藝精湛、紋飾絢麗、造像精品,佛教造像所具有的那種獨特的神圣與莊嚴感,也總能給人一種心靈上的撫慰,所以它具有他藝術品難以替代的價值。 用銅或青銅鑄造,表面鎏金的佛造像,俗稱“鎏金銅佛像”。這種佛像是供宮廷、寺廟使用,它的出現始于兩漢時期,盛行于南北朝,一直延續至明清,跨度兩千年。而中國式的佛像雕刻藝術,在南北朝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6點擊量:593
梵相提舉司:元世祖中統元年(1260),忽必烈邀請西藏薩迦派祖師八思巴到大都,封他為國師,授予玉印,標志著藏傳佛教正式傳入北京(當時稱“大都”)。 佛教造像在藏傳佛教思想理論和宗教實踐中意義和作用重大,受到崇奉藏傳佛教的元代帝王的高度重視。為了為新那的藏傳佛寺廟提供塑像,同時滿足帝王和皇室成 員奉佛的需求,元代宮廷特別在“諸色人匠總管府”下專設“梵相提舉司”,負責塑造藏傳佛教造像。這個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6點擊量:724
徽兩朝的高潮期北宋是道教史上的又一個興盛時期,它沿襲了唐代儒、道、釋兼容和對道教崇奉扶持的政策,并形成真宗朝和徽宗朝的兩個高潮。五代和宋初道教 唐朝滅亡后,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亂世,從南至北,道教都呈現出荒敗之象,宮觀毀壞,道士逃亡,經書亡佚。然而,由于一些統治者仍對道教表示尊崇,對道教的維系和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;一些著名道教學者也為維護和加強道教的信仰作了不 ...
發布時間:2019-08-26點擊量:586